法诠网
法律问题解决如此轻松!
主页
行业动态
法律知识
法律讲堂
找律师
法律问答
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主页
/
行业动态
被劳动仲裁可以委托他人吗
委托他人参与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委托他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托人的资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2条,受委托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可以是以下人员: 劳动者的近亲属或朋友;
发布:2024-04-20 浏览量:399
怎么查劳动仲裁立案没立案
如何查询劳动仲裁立案状态前言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提起劳动仲裁前,需要先确认仲裁是否已立案。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详细介绍查询劳动仲裁立案状态的途径和相关规定。查询途径1. 仲裁机构查询 当面查询:当事人可携带身份证件前往仲裁机构(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605
累病算工伤吗
累病是否属于工伤:中国的法律视角引言 工伤是指因工负伤、职业病以及因工死亡或失踪的事件。累病是指职业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职业因素、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近年来,关于累病是否属于工伤的争论层出不穷。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关于累病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判例,以厘清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844
律师劳动仲裁案收费合理吗
律师在劳动仲裁案中的收费合理性在中国,劳动仲裁案件的律师收费引起了广泛争论。有人认为律师收费高得离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律师提供的服务物有所值。本文将探讨中国律师在劳动仲裁案件中的收费合理性,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955
离婚诉讼对方不来我怎么离婚
在中国,离婚诉讼对方不到场如何提起诉讼简介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离婚诉讼中一方当事人不予出庭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原告可以即使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提起诉讼。本文将探讨离婚诉讼中被告不到场的情况,以及原告可以采取的合法途径。法定程序《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离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518
申请劳动仲裁能离职吗吗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能否离职中国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五条,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后,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期间,劳动者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申请劳动仲裁的原因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通常是由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例如: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未依法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541
劳动仲裁有法律效力吗
劳动仲裁的法律效力引言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法律效力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探讨劳动仲裁的法律效力,以期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劳动仲裁制度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204
劳动仲裁申请没写还有用吗
劳动仲裁申请书未填写,其效力探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这一规定是为了规范劳动仲裁程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劳动者提交的劳动仲裁申请书未填写的情形,这就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一、劳动仲裁申请书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864
腰间盘突出能报工伤吗
腰间盘突出是否能申报工伤引言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肉疾病,可导致腰痛、腿痛和麻木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腰间盘突出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中国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腰间盘突出是否属于工伤是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326
劳动仲裁三十天有效吗
劳动仲裁 30 天时效的有效性引言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时效规定旨在防止权利滥用和及时解决争议。在中国,劳动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 30 天,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本文将探讨该时效规定的有效性,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并提供法律实践中的建议。时效制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165
工伤鉴定时间限制吗
工伤鉴定时间限制:中国的法律规定引言工伤鉴定是确定劳动者是否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以及伤残程度的一项重要程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鉴定受制于严格的时间限制,旨在确保案件及时公正地处理。法定时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后,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115
诉讼离婚的证据怎么收集
收集诉讼离婚证据概述诉讼离婚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当事人收集大量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在中国,诉讼离婚的证据收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婚姻法》的规定。证据种类诉讼离婚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身份证明:当事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 婚姻状况证明:婚姻登记
发布:2024-04-19 浏览量:623
‹
1
2
...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
1359
1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