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不发工资怎么办
法律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2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对于因工伤而不能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其工伤程度,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jpg)
一级至四级伤残,按本人工资的100%发放工资; 五级至九级伤残,按本人工资的90%发放工资; 十级至十级伤残,按本人工资的80%发放工资。
工伤不发工资的处理措施
如果劳动者因工伤不能工作,用人单位却未按照规定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请求协调解决此事。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投诉无效,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必须执行。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仍未执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法律责任
对于不按时足额支付工伤工资的用人单位,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金额为拖欠工资金额的1-5倍。 刑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欠工资,情节严重的,劳动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追究用人单位的刑事责任。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者在遇到工伤不发工资的问题时,应当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工伤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
除了法律保障外,我国还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为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工伤保险制度,可以为工伤劳动者提供医疗、康复、伤残补助等方面的帮助。
工伤不发工资的问题事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者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社会各方应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