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还可以协议离婚吗?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是两种不同的离婚方式。
一、诉讼离婚
.jpg)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并根据法律规定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二、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并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
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无法通过协商一致解决离婚问题,才会选择诉讼离婚。然而,在诉讼离婚的进程中,法院鼓励夫妻双方进行调解,以期达成和解并协议离婚。
三、诉讼离婚中的协议离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诉讼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可以自愿达成协议,向人民法院递交离婚协议书。法院在审查该协议书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就会依法予以离婚判决。
这种在诉讼离婚过程中达成协议离婚的情况,被称为“诉讼中协议离婚”。与协议离婚不同,诉讼中协议离婚是在法院的监督和指导下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情形不属于诉讼中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书损害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利益的; 夫妻双方欺诈、胁迫等方式达成离婚协议的; 夫妻双方在达成离婚协议后又反悔的。
四、诉讼中协议离婚的程序
诉讼中协议离婚的程序主要包括:
1. 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2. 法院受理后,组织夫妻双方进行调解。 3. 夫妻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并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书。 4. 法院审查离婚协议书,符合法律规定则依法予以离婚判决。 5. 夫妻双方领取离婚判决书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五、诉讼中协议离婚的优势
与诉讼离婚相比,诉讼中协议离婚具有以下优势:
缩短办案时间。法院在审查离婚协议书后,无需再进行繁琐的审理,可以迅速作出离婚判决。 降低诉讼成本。诉讼中协议离婚不需要聘请律师,可以节省诉讼费用。 缓和夫妻关系。在法院的调解下,夫妻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协商离婚条件,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保障子女利益。法院在审查离婚协议书时,会重点关注子女的利益,确保子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六、总结
在诉讼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可以自愿达成协议,向法院递交离婚协议书,以协议离婚的方式结束婚姻关系。这种方式具有缩短办案时间、降低诉讼成本、缓和夫妻关系和保障子女利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