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需登记:中国法律规定
简介
在中国,通过诉讼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称为诉讼离婚。与协议离婚不同,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无法就离婚达成一致意见,一方或双方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方式。
.jpg)
登记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诉讼离婚后必须进行登记方能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登记是婚姻成立的要件。因此,诉讼离婚的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必须持判决书和身份证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登记程序
诉讼离婚的登记程序相对简单:
1. 提交材料:当事人持诉讼离婚判决书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前往婚姻登记机关。 2. 填写申请表:当事人需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并签名确认。 3. 审核材料: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将审查申请人的身份和判决书的有效性。 4. 办理登记:审核合格后,婚姻登记机关将为当事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并出具《离婚证》。
登记时限
《民法典》规定,诉讼离婚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在三十日内办理离婚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判决书失效。
法律后果
如果未及时办理诉讼离婚登记,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判决书失效:逾期不登记,诉讼离婚判决书将失效,婚姻关系仍继续存在。 无法再婚:未登记离婚,当事人无法与他人合法结婚。如果再婚,则属于重婚,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财产分割无效:判决书中关于财产分割的规定,未登记离婚前不具有法律效力。
例外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诉讼离婚判决后无需办理登记:
一方死亡:判决离婚后,一方死亡的,无需办理离婚登记。 判决撤销或变更:诉讼离婚判决被撤销或变更的,无需办理离婚登记。
结论
在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必须在判决书生效后三十日内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否则判决书失效,婚姻关系继续有效。登记是保障诉讼离婚的法律效力和当事人权益的必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