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如何申领工资:中国法律视角
工伤认定
认定工伤是申请工伤工资的先决条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下列情形为工伤:
.jpg)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的。
工伤工资
认定工伤后,受伤职工有权获得工伤工资。工伤工资的标准根据职工受伤的严重程度和伤残等级而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工伤职工的工伤工资为其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有特殊情况,经职工所在单位和受理工伤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核实确认,可按职工实际工资计算。
工伤工资发放程序
工伤工资的发放程序主要如下:
1. 职工提出申请:职工应向其所在单位申请工伤工资。 2. 单位审核确认:单位应审核职工的工伤证明和相关材料,并出具工伤认定意见。 3. 社会保险机构发放:职工所在单位应将工伤认定意见、职工工资证明等材料报送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审核后,将工伤工资直接发放至职工的个人账户。
工伤工资待遇
工伤工资待遇包括: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要停工留薪治疗的,企业应支付其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 伤残津贴:职工因工伤致残的,企业应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伤残津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因工伤致残的,企业应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 医疗费报销:职工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支付。 康复费用报销:职工因工伤需要进行康复的,企业应承担康复费用。
其他注意事项
职工因工伤享受工伤工资待遇期间,企业不得将其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职工有权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工伤工资。 职工对工伤认定或工伤工资待遇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结语
工伤工资是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制度。工伤职工应及时申请工伤并申领工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应严格遵守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发放工伤工资,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