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撞的工伤的法律分析
引言
随着机动车辆数量的激增,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其中不少事故涉及工作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即工伤。对于被车撞的工伤,职工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jpg)
定义和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属于工伤的一种,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交通事故导致职工受伤或死亡。
工伤认定程序
发生工伤事故后,职工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单位书面报告。单位应在接到报告后30日内组成工伤认定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认定。工伤认定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工会及职工代表组成。
工伤认定小组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以及职工的伤情等事实。对于认定为工伤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书。工伤认定书应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职工的姓名、性别、工种、工龄、工资以及伤情等级。
工伤保险待遇
认定为工伤后,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定期生活补贴、伤残津贴、死亡补助金、丧葬费等。
赔偿责任
如果被车撞的工伤是由第三方的过错造成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第三方主张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追索流程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肇事方所在的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或者赔偿金额与实际损失不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为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年。
举证责任
在工伤保险待遇的申领和第三方赔偿的诉讼中,都有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以及伤情等级。如果第三方对事故的过错承担责任,还需要举证证明对方的过错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结论
被车撞的工伤涉及工伤认定、保险待遇和赔偿责任等多方面法律问题。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及时向单位报告事故,并配合工伤认定小组的调查,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果事故是由第三方的过错造成的,应当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或者提起诉讼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