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婚内家暴离婚后还能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8 浏览量:701

婚内家暴离婚后能否起诉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无论是否造成人身损害,受害方在离婚后仍有权对其行为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婚内家暴离婚后还能起诉吗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34条规定,家庭成员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这里所称的"家庭成员"并不仅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还包括离婚后的原夫妻。因此,离婚后遭受家暴的受害方仍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诉讼时效

对于家暴行为的诉讼时效,我国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但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一般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取证要点

在婚内家暴离婚后起诉时,取证至关重要。受害方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伤情鉴定报告(如医院出具的伤情证明) 照片或视频记录(记录家暴行为发生时的场景) 目击证人证言(了解家暴行为的人员的证词) 报警记录(受害方曾报警的记录) 聊天记录(家暴行为发生前后的沟通记录) 日记或其他文字记录(受害方对家暴行为的记录)

诉讼程序

婚内家暴离婚后起诉的诉讼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证据:收集上述所列的证据。 2. 向法院提交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陈述家暴事实,并提出诉讼请求。 3. 法院受理:法院受理后,会通知被告并要求其答辩。 4. 庭审:双方当事人出庭陈述事实,提交证据,接受法庭询问。 5. 判决: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判决被告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受害方的损失。 判决被告接受心理辅导或其他矫正措施。 判决被告停止家暴行为,并禁止其骚扰或接触受害方。

注意事项

受害方在遭受家暴时,应及时报警并寻求医疗救助,以获取伤情鉴定报告等证据。 取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遭到再次侵害。 诉讼过程中,受害方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社会组织的帮助。 法院对家暴案件的审理通常会慎重对待,并尽可能保护受害方的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