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不能撤诉了吗?
在中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下,离婚诉讼并非绝对不可撤诉,但存在一定限制和条件。
一、离婚诉讼可以撤诉的情况
.jpg)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0条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撤回起诉,但是已经受理的离婚诉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撤诉:
1. 已判决的离婚诉讼: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均不得撤诉。 2. 经调解和好的离婚诉讼: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并已执行完毕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撤诉。 3. 已撤回撤诉申请的离婚诉讼:原告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后,又向法院申请撤回撤诉的,经法院同意后,不得撤诉。
二、离婚诉讼不能撤诉的情况
在离婚诉讼中,下列情形下,当事人不得撤诉:
1. 涉及抚养权或财产分割的离婚诉讼:如果离婚诉讼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或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则双方当事人不能撤诉。这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和夫妻双方的财产利益,法院有义务审理并作出公正的裁决。 2. 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离婚诉讼:例如,基于报复或恶意目的的离婚诉讼,法院有权驳回当事人的撤诉申请,继续审理。 3. 法院已决定受理的离婚诉讼:法院对离婚诉讼已经决定立案受理,并已开始审理的,则双方当事人均不能撤诉。
三、撤诉后的法律后果
如果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撤回离婚诉讼,则以下法律后果将产生:
1. 诉讼终止:撤诉后,离婚诉讼程序终止,法院不再审理此案。 2. 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撤诉不影响当事人再次起诉同一离婚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3. 不能重复起诉:撤诉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原因和同一请求再次向同一法院起诉离婚诉讼。
四、特殊情形下的撤诉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离婚诉讼涉及抚养权或财产分割,法院也可能允许当事人撤诉。例如:
1. 存在重大过错或欺诈行为:如果一方当事人因重大过错或欺诈行为导致另一方当事人同意离婚,则法院可能会允许撤诉。 2. 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在离婚诉讼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自愿撤诉,法院也可能会同意。 3. 法院有正当理由:法院基于审判程序正义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认为应允许当事人撤诉的,也可能会同意。
离婚诉讼并非绝对不可撤诉,但存在一定限制和条件。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行使撤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