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期间上班工资怎么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7 浏览量:657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

概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工伤职工在工伤期间享有相应的工资待遇。该待遇旨在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伤期间上班工资怎么

工资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停工留薪期:指工伤职工因工伤需要治疗或康复而暂时无法工作的期间。此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职工原工资标准发放工资。 劳动能力丧失后:指工伤职工经认定劳动能力丧失后。此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发放工资: 一级至四级伤残:90%的原工资 五级至九级伤残:80%的原工资 十级至十一级伤残:60%的原工资 十二级伤残:50%的原工资

发放方式

工伤职工的工资应当按照原工资发放标准,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发放。发放时间应为每月固定日期,不得拖延。

工伤期间的津贴

除了工资待遇外,工伤职工还享有以下津贴待遇:

医疗津贴:按工伤职工工资的 90% 发放,用于医疗费用的报销。 护理津贴:按工伤职工工资的 30%~100% 发放,用于护理人员的费用。 交通津贴:用于工伤职工因就医或康复而产生的交通费用。 伤残津贴:按工伤职工工资的 10%~90% 发放,用于劳动能力丧失后的生活保障。

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工伤职工提供工资待遇和相关津贴。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拖欠或克扣工伤职工的工资,工伤职工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

案例分析

2022 年 1 月,某公司员工李某在工作时发生意外,导致骨折。经鉴定为工伤八级伤残。根据相关规定,李某享有 80% 的原工资作为劳动能力丧失后的工资待遇。

然而,李某的公司却以资金困难为由,拖欠了李某的工资。李某多次催讨无果,于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经过调查,监察部门责令该公司补发李某拖欠的工资,并处以罚款。

保障工伤职工权益

工伤职工的工资待遇是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维权的重要保障。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工会组织也应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拖欠或克扣工伤职工工资的行为。只有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工资待遇,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