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有无离婚证
在我国,起诉离婚并不能直接获得离婚证。离婚证是婚姻关系解除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文书,证明婚姻关系已不存在。而要解除婚姻关系,需要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
起诉离婚的程序
.jpg)
1. 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离婚请求、请求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2. 法院审查:法院受理后,会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则立案受理。
3. 送达传票:法院会向被告(另一方当事人)送达传票,通知其出庭参加诉讼。
4.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出庭后,法院会组织开庭审理,对双方主张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和质证。
5. 判决或调解:经过质证和辩论,如果法院认定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则会判决离婚;如果双方愿意和解,则法院会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
6. 离婚判决生效:判决书宣读后,双方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如果未上诉或上诉被驳回,离婚判决即生效。
离婚证的办理
离婚判决生效后,当事人需要携带身份证、离婚判决书等材料,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民政部门审核后,会发给双方当事人离婚证。
起诉离婚和拿到离婚证之间的区别
起诉离婚是指向法院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而拿到离婚证则是指婚姻关系经法院判决或调解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文书。起诉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必要程序,但并不是拿到离婚证的唯一途径。
其他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除了起诉离婚外,还有两种方式可以解除婚姻关系:
1. 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即可。
2. 行政解除婚姻关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解除当事人的婚姻关系。
结语
在我国,起诉离婚并不能直接获得离婚证。当事人需要经过法院判决或调解,婚姻关系解除后,才能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获得离婚证。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