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调解后如何拆诉
导言
在诉讼离婚案件中,法院经审理后,通常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离婚协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因其他原因希望撤销调解协议。本文将探讨中国法律下,当事人如何在诉讼离婚调解后拆诉。
.jpg)
当事人拆诉的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2款,当事人可以对调解书提出异议。如果法院认为异议成立,可以裁定撤销调解书。
拆诉的条件
当事人拆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调解结果违反法律规定:调解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协议不得损害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调解协议内容不真实:调解协议当事人之间真实意思表示不一致,或者一方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形的。 调解程序存在瑕疵:调解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如未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调解员有利益冲突等。
拆诉的程序
1. 提出异议
当事人必须在收到调解书之日起10日内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异议状应当说明撤销调解书的理由和证据。
2. 法院审查
法院收到异议状后,应当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法院将对异议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撤销调解书。
3. 撤销调解书
如果法院认为异议成立,将裁定撤销调解书。撤销调解书后,诉讼离婚案件将继续审理。
拆诉后的影响
撤销调解书后,双方当事人之间关于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恢复到审理前的状态。当事人可以继续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将重新审理。
特殊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特殊情况下,当事人不得拆诉:
当事人对调解结果明确表示接受: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明确表示接受调解结果的,不得再提出异议。 调解协议已实际履行完毕:调解协议已执行完毕,双方当事人均已履行各自的义务的,不得再提出异议。
结论
在诉讼离婚案件中,当事人有权对调解后达成的协议提出异议,从而拆诉。然而,拆诉的条件和程序较为严格。当事人应慎重行使拆诉权,在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拆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