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重新分割有诉讼期吗?
当夫妻离婚后,对于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进行分割是离婚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果离婚后夫妻双方对于财产分割存在争议,能否重新分割呢?这涉及到离婚后重新分割的诉讼时效问题。
中国的法律规定
.jpg)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后,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法律也规定了离婚后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即自离婚后一年内。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诉讼时效的计算
离婚后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从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离婚判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因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等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重新分割财产。
诉讼时效的例外
在以下情况下,离婚后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者延长: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止。从障碍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一方当事人为军队人员,在执行军事任务期间的诉讼时效中止。从其退伍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无法继续审理的,诉讼时效中止。从障碍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的效力
离婚后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一旦经过,当事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这意味着,一方当事人丧失了请求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权利。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发现并收集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等行为的证据。 在离婚后一年内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避免诉讼时效经过。 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延长的情形,应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
结论
离婚后重新分割财产是有诉讼时效的,自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为一年。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应及时发现对方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并在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