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出工伤后工资怎么发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2 浏览量:359

工伤后工资的发放

引言

当员工在工作期间遭受工伤时,他们有权获得部分工资补偿。中国《工伤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工伤后工资的发放程序和标准。

出工伤后工资怎么发

工伤认定

必须确认员工的伤势属于工伤。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共同进行。如果员工对工伤认定有异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补偿标准

停工留薪期工资:指受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应得的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为12个月,最长可延长至24个月。 伤残津贴:指员工因工伤造成残疾后,由用人单位支付的每月津贴。津贴标准根据员工的伤残等级确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指员工因工伤造成永久性伤残后,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补助金。补助金标准根据员工的伤残等级和工龄确定。

工资发放程序

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补偿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 工伤保险基金垫付:如果用人单位无力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可以先行垫付。 向社保机构申报:用人单位需要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申报工伤情况,并申请工伤待遇。 定期发放:工资补偿应定期发放,一般为每月支付。

发放额度

停工留薪期工资:全额发放。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分为11个档次,最低为基本工资的15%,最高为9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和工龄,标准从20个月至84个月不等。

免责条款

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免除工伤工资补偿的责任:

员工故意或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工伤。 员工患有职业病,但未在法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申报。 员工酗酒或吸毒造成工伤。

申诉和仲裁

如果员工对工资补偿发放有争议,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如果申诉无果,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保障员工权益

工伤后工资的发放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工伤员工在受伤期间能够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减轻他们的财务压力,让他们安心养伤和康复。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