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在中国的发起
一、起诉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jpg)
1. 一方有婚外情; 2.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 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经多次劝告仍未改正;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管辖法院
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诉讼程序
1. 起诉状
原告应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载明:
原告的姓名、性别、职业、住所; 被告的姓名、性别、职业、住所; 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证据清单; 原告的签名或盖章。
2. 立案
人民法院审查起诉状后,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立案。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和传票。
3. 举证和质证
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会对证据进行审查和质证,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4. 调解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时,应当首先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5. 判决
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和解,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当载明:
准予离婚或驳回离婚请求; 财产分割; 子女的抚养和教育; 其他应处理的事项。
四、诉讼费用
离婚诉讼的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包括:
起诉费; 审理费; 证据保全费; 翻译费; 其他必要费用。
五、上诉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六、生效
离婚判决自生效之日起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生效后,双方当事人不得再次提起离婚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