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工资的计发及支付
概述
工伤工资是国家为保障工人在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期间的经济生活而设立的一种工资待遇。根据中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工伤工资。
.jpg)
工伤工资的标准
工伤工资的标准根据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工伤工资按以下标准计算:
停工留薪期间: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期间:本人工资的75% 病假期间:本人工资的60%
工伤工资的发放时间
工伤职工应当自工伤保险责任发生之日起1个月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认定材料报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认定材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认定工伤。
用人单位应当自工伤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工伤之日起,按月支付工伤工资。
工伤工资的免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工伤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用人单位的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负有工伤工资的直接支付责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工伤工资发放制度,保证按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工伤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伤工资,工伤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因财务困难无法支付工伤工资,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工资由用人单位 remboursement.
违法行为的处罚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伤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工伤工资纠纷案件时,一般会优先支持工伤职工的诉讼请求。法院会综合考虑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伤残程度、病假时间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伤工资标准。
结论
工伤工资是保障工伤职工经济生活的重要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工伤工资。工伤保险基金为工伤工资的支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确保工伤职工能够在工伤期间获得基本的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