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期间工资是多少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1 浏览量:287

工伤期间工资:中国法律规定

在工伤事故中,职工享有获得工伤期间工资的权利。中国法律对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标准和支付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工伤期间工资的定义

工伤期间工资是多少

工伤期间工资是指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用人单位按职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的工资。

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

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

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补贴和附加收入。 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工伤期间工资。 受伤前十二个月内实际出勤天数不足12个月的:按上一年同岗位或相类似岗位职工实际出勤天数的平均工资计算工伤期间工资。

工伤期间工资的支付方式

工伤期间工资应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支付期间自工伤发生之日起至职工恢复工作或者确定伤残等级之日止。

特殊情况下的工伤期间工资

在以下特殊情况下,工伤期间工资的支付方式有所不同:

职工死亡的:一次性支付20个月的工伤期间工资。 职工已领取工伤保险金的:工伤期间工资从工伤保险金中扣除。 职工在工伤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工伤期间工资暂停支付。

工伤期间工资的保障

对于拖欠或拒付工伤期间工资的行为,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人社部门投诉举报。 申请劳动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以上措施,职工可以确保在工伤期间获得应得的工资保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五条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