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后如何起诉离婚
引言
离婚是破裂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当调解、分居等方式无法挽回时,诉讼离婚成为解决婚姻关系不可避免的选择。诉讼离婚后,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提起后续起诉,以强制执行法院判决。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生效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起诉条件
诉讼离婚后起诉的条件包括:
判决/裁定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 履行内容明确且可执行 申请执行的权利未丧失时效
起诉程序
1. 提交申请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内容包括:
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判决/裁定的编号和生效日期 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情况 申请执行的标的物
2. 审查受理
法院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条件,必要时会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法院会立案受理。
3. 执行程序
法院对判决/裁定中可强制执行的事项采取执行措施,包括: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拍卖、变卖财产 强制迁出房屋 拘留
4. 执行完毕
执行完毕后,法院会制作执行结案报告并归档。
注意事项
执行时效:申请执行的权利在生效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内行使,超过时效的,人民法院不再执行。 执行异议:被执行人对执行标的物、执行程序等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法院会依法审查处理。 精神损害赔偿:在履行判决/裁定中,因被执行人的过错导致申请人遭受精神损害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 协助执行:法院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协助执行。
总结
诉讼离婚后,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根据法律规定提起诉讼,申请法院执行。执行程序中,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措施,以保障判决的实现。当事人应当及时行使执行权利,并配合法院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