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工资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jpg)
工资构成
工伤期间工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奖金 津贴和补贴
计算方法
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按照职工工伤前实际领取的数额发放。 奖金:按照职工工伤前一年或者近期的平均奖金额发放。 津贴和补贴:按照职工工伤前实际领取的数额发放。
特殊情况
试用期内职工:工伤期间工资按照试用期内实际领取的数额计算。 临时工:工伤期间工资按照用人单位同工种同岗位正规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未满18周岁的职工:工伤期间工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
支付期限
工伤期间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用人单位自工伤发生之日起30日内,将工伤待遇垫付给职工。
免责情况
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免除工伤期间工资支付责任:
职工故意造成工伤 职工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工伤 职工酒后或吸毒后造成工伤
争议处理
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对工伤期间工资计算发生争议,可以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仲裁。
举例
例:职工小王因工伤休假6个月,其工伤前工资构成如下:
基本工资:6,000元 岗位工资:1,000元 奖金:1,200元(近一年平均) 住房补贴:500元
小王工伤期间工资计算如下:
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6,000 + 1,000 = 7,000元 奖金:1,200元 住房补贴:500元
工伤期间总工资:8,700元
工伤期间工资保障的重要性
工伤期间工资保障对于工伤职工及其家庭至关重要,有助于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治疗费用。它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的关怀和保护,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