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结案才交诉讼费吗?
引言 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诉讼离婚案件中当事人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对于诉讼费用缴纳的时间,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均有明确规定。本文将从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诉讼离婚结案才交诉讼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应诉通知书后十五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逾期不预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jp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7条规定:“起诉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交纳诉讼费用,诉讼离婚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司法实践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诉讼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应当在起诉后15日内预交诉讼费用。如果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未预交,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起诉。因此,在诉讼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必须在起诉时就缴纳诉讼费用,而不是在结案时才缴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15日内预交诉讼费用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或者减免。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准予缓交或者减免。
理由 要求当事人在诉讼离婚案件中起诉时缴纳诉讼费用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障诉讼效率:对于当事人来说,预交诉讼费用可以促使其认真对待诉讼,避免滥诉行为,提高诉讼效率。 保障司法公正:诉讼费用是保障司法机关正常运转的必要资金来源。起诉时缴纳诉讼费用有利于保证司法机关能够依法履职,保障司法公正。 明确当事人责任:诉讼费用的缴纳是当事人参与诉讼的义务,要求当事人在起诉时缴纳诉讼费用可以明确当事人的责任,促使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例外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允许当事人在结案后补缴诉讼费用。例如,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主观原因导致无法在起诉时缴纳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结案后准许其补缴。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在诉讼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时缴纳诉讼费用,而不是在结案时才缴纳。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才会在结案后允许当事人补缴诉讼费用。因此,当事人在提起诉讼离婚时,应当及时缴纳诉讼费用,以免因逾期缴纳而导致诉讼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