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后可以起诉家暴吗?
概述
家庭暴力(家暴)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可能导致身体、情感和心理上的伤害。在中国,受害者有权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寻求法律救济。离婚调解是一种解决婚姻纠纷的非诉讼途径,但它不影响受害者起诉家暴的权利。
.jpg)
中国的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护。该法规定,家庭成员间实施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行为,构成家暴。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受害人遭受家暴后,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采取保护措施,包括:
人身安全保护令 禁止接触令 住所使用权 经济帮助 医疗费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调解与起诉家暴
离婚调解是一种在调解员的协助下,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婚姻纠纷的非诉讼程序。离婚调解协议经双方自愿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离婚调解协议不影响受害者起诉家暴的权利。即使受害者在离婚调解协议中放弃了因家暴造成的损害赔偿,也不影响其刑事追究或民事索赔的权利。
起诉家暴的程序
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起诉家暴。
民事诉讼
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提出保护令和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由受害者承担。受害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家暴行为发生以及因此造成的损害。
刑事诉讼
如果家暴行为构成刑事犯罪,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检察机关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家暴行为。
证据收集
受害者收集证据以支持其起诉家暴十分重要。证据可以包括:
伤势照片 医疗记录 目击者证词 警方记录 社工报告 短信或电子邮件记录
结语
离婚调解不会影响受害者起诉家暴的权利。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受害者有权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寻求法律救济。通过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援助,受害者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伤害并追究加害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