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2021工伤怎么核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8 浏览量:659

2021年工伤认定:中国法律规定

导言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或患职业病后,依法获得工伤待遇的重要前提。2021年,中国出台了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做出了新的规定。本文将结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全面解析2021年工伤认定的相关内容。

2021工伤怎么核定

一、工伤认定依据

工伤认定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2021年) 《社会保险法》 《劳动合同法》

二、工伤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认定工伤应符合以下标准: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外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从事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程序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报工伤: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对事故发生情况、劳动关系等进行调查取证。 3. 用人单位和职工协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组织用人单位和职工协商工伤认定事宜。 4.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决定:协商一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协商不一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四、工伤认定异议处理

如果职工对工伤认定决定有异议,可以向作出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职工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工伤待遇

工伤职工经认定后,可以享受以下工伤待遇:

医疗待遇:免费治疗工伤造成的疾病或伤残; 生活待遇:工伤职工本人及其供养的家属可获得生活费、伤残津贴或抚恤金; 劳动能力鉴定:对工伤造成的伤残程度进行鉴定,确定劳动能力等级; 康复待遇: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和职业培训,帮助工伤职工恢复劳动能力。

六、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补缴工伤保险费,并承担相应的处罚。用人单位对未认定工伤的职工进行解雇的,应当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总结

2021年工伤认定在法律法规上进行了更新,完善了工伤认定标准和程序,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和职工应熟知相关规定,依法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