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注明财产能起诉吗?
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均分割。离婚协议是双方在自愿基础上对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事项达成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离婚协议中对财产分割的约定明显不公平或违反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
1. 明显不公平的财产分割
.jpg)
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如果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例如一方当事人获得的财产价值远低于另一方,或者一方当事人因过错导致离婚,却在财产分割中获得不当利益,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
2. 违反法律规定的财产分割
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还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例如,《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婚前财产;(二)一方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063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三)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四)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如果离婚协议将上述个人财产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或者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为个人财产,违反了法律规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
3. 程序违法
离婚协议的签订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根据《民法典》第1077条规定,“离婚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发生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离婚协议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或者双方未自愿签订离婚协议,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宣告离婚协议无效。
4. 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于离婚协议中对财产分割的约定,自一方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5. 举证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违反法律规定、程序违法或者超出了诉讼时效。
6. 法院判决
法院在审理离婚协议中对财产分割的争议时,将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对财产进行重新分割。法院的判决最终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必须予以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