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假期间工资计算:中国的法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假期间的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1. 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发生工伤的事故
.jpg)
(1)停工留薪期:事故发生后,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原工资待遇。
(2)伤残津贴期:停工留薪期满后,员工进入伤残津贴期。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 二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90% 三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 五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六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七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八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九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十级伤残: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
2. 在非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发生的事故
(1)停工留薪期:事故发生后,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本人基本工资的60%。
(2)伤残津贴期:停工留薪期满后,员工进入伤残津贴期。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100% 二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90% 三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80% 四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70% 五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60% 六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50% 七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40% 八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30% 九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20% 十级伤残:本人基本工资的10%
注意: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指员工事故发生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基本工资包括标准工资和固定津贴补贴。 伤残津贴期满后,员工仍需治疗的,治疗期间按照医疗期执行,工资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