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获取的财产,离婚时一般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中国法律中的财产分割原则
.jpg)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经营所得 知识产权的收益 继承或赠与所得(但约定为个人所有的除外)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分割方式
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应当均等分配。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照顾一方的利益。这些特殊情况包括:
一方因扶养子女、照顾老人等负担较多或者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一方无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适当多得
特定财产的分割
对于特定类型的财产,法律有特殊的规定:
不动产:离婚时,不动产分割一般根据登记产权人的姓名确定归属。如果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下的,则按照共同共有进行分割。 车辆:离婚时,车辆分割一般考虑登记产权人、车辆购买时间等因素,由法院综合判断归属。 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一般由双方共同偿还。但有证据证明一方单独享有收益或者承担主要责任的,则债务由该方负责偿还。
分割程序
离婚分割财产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夫妻协商: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分割协议。 提交法院:如果协商不成,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法院判决: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并作出判决书。
证据收集
在离婚诉讼中收集证据对于财产分割至关重要,包括:
财产清单(包括不动产、车辆、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 产权证明 购买发票 银行流水 其他证明财产归属或价值的证据
注意事项
离婚分割财产是一项复杂且严谨的工作,建议当事人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财产分割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损害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离婚前一方转移、隐匿、毁损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要求追究法律责任并主张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