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诉讼后还能协议离婚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5 浏览量:893

离婚诉讼后协议离婚:法律分析与实务操作

引言

离婚诉讼是夫妻双方无法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婚姻关系而诉诸法院裁决的法律程序。诉讼过程中,法庭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夫妻双方的婚姻状况、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审理和判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诉讼双方可能会在诉讼进行中或判决后达成和解,选择协议离婚。本文将探讨中国法律框架下离婚诉讼后协议离婚的可能性、程序和法律后果。

离婚诉讼后还能协议离婚吗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自觉履行,即视为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因此,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庭的主持下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则无需经过法庭审理和判决,直接视为民事案件审理终结,从而实现协议离婚。

程序

离婚诉讼后达成协议离婚的程序如下:

调解: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会尝试调解双方,促成和解。如果双方愿意和解,则可以达成离婚协议。 提交协议书: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后,应当共同向法庭提交书面协议书。协议书中应当载明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 法庭审查:法庭对协议书进行审查,确认协议书合法有效,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 调解书:法庭审查协议书后,制作调解书,并交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书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后果

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的法律后果相同,即:

婚姻关系解除:双方婚姻关系正式解除。 财产分割:双方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分割共同财产。 子女抚养:双方按照协议书的约定确定子女抚养权和抚养费。 其他事项:协议书中还可以约定其他事项,如债务承担、探望权等。

注意事项

离婚诉讼后协议离婚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协议合法有效:协议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否则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 自愿达成:协议书应当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不得存在胁迫或欺诈。 履行协议:双方应当自觉履行协议书的约定,否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诉讼费用:协议离婚后,原告应当承担已发生的诉讼费用。

结论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离婚诉讼后协议离婚是可行的。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判决后,可以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离婚协议,无需经过法庭审理和判决,直接视为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协议离婚的程序包括调解、提交协议书、法庭审查和调解书的制作。协议离婚的法律后果与诉讼离婚相同,即婚姻关系解除、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需要注意,协议离婚的协议书应当合法有效,自愿达成,并由双方自觉履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