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怎么工伤鉴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4 浏览量:586

工伤鉴定:保障职工权益的程序

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或者职业病侵害,导致其身体或精神受到损害的一种法律程序。工伤鉴定对于保障职工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怎么工伤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工伤认定作出了明确规定:

- 第十四条:职工发生事故或者患职业病后,由用人单位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第十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认定委员会进行工伤认定。 - 第二十条:工伤认定委员会对工伤认定作出结论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制作工伤认定决定书并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

工伤认定的程序

工伤鉴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申请:职工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后,由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调查取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组织工伤认定委员会对事故或者职业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等进行调查取证。 3. 评议:工伤认定委员会根据调查取证结果进行评议,对事故或者职业病的性质、等级以及职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等作出认定结论。 4. 决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伤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明确事故或者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 5. 送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

工伤等级划分

工伤等级根据职工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分为十个等级:

- 一至四级:伤残 - 五至八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九至十级:轻微工伤

职工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由指定的医疗鉴定机构通过医学鉴定确定。

职工权益保障

工伤认定结论对职工和用人单位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可以保障职工享受以下权益:

- 医疗费用报销 - 工伤津贴 - 伤残津贴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劳动能力鉴定费

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中负有以下责任:

- 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配合工伤认定调查取证 - 尊重工伤认定结论 - 支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

结语

工伤认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对于保障职工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职工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