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员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4 浏览量:206

员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工伤,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或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及时妥善处理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阐述员工发生工伤后的处理流程和相关权益。

一、工伤认定

员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发生工伤事故后,员工或其近亲属应当在30日内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情况。用人单位须在1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对工伤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工伤认定决定将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受伤情况。

二、工伤待遇

1. 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享受工伤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包括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手术、假肢安装等费用。医疗机构应向工伤职工提供优先救治。

2. 津贴待遇

工伤职工暂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期间,享受工伤津贴。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至100%。

3. 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经治疗后达到伤残鉴定标准的,享受伤残津贴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津贴或补助金标准根据等级确定。

4. 丧葬抚恤待遇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劳动关系处理

1. 工伤期间劳动关系

工伤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劳动关系不受影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2. 工伤后劳动关系调整

工伤职工经治疗后伤情稳定,符合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无法胜任 原工作岗位已不复存在 用人单位无法安排等价的工作岗位

四、法律责任

1. 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伤负有保障和补偿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2. 员工责任

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员工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工伤待遇。

五、注意事项

员工发生工伤后,应及时报告并保存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等。 工伤认定决定对工伤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工伤职工在工伤待遇方面存在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工伤事故的发生会对员工和用人单位造成重大影响。及时妥善处理工伤事故,既可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依法履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