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办完离婚后还能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1 浏览量:142

离婚后诉讼的法律依据

在中国,离婚后是否仍能起诉取决于具体情况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以下是相关的法律依据:

一、民事诉讼法

办完离婚后还能起诉吗

第248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离婚判决生效后,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即告解除,相关权利受到侵害的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第251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过满,诉讼权消灭。因此,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诉讼权。

二、婚姻法

第46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在离婚后三年内提出。 第47条规定,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重大过错,或者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其他法律

刑法:如果离婚后发现对方有刑事犯罪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起刑事诉讼。 民法典:如离婚后发现财产有纠纷,可以根据《民法典》有关物权、债权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

离婚后诉讼的时效规定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三年内。 重大过错或侵占财产:离婚后两年内。 刑事犯罪:根据具体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离婚后诉讼的范围

离婚后能够起诉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纠纷 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纠纷 抚养费纠纷 其他涉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权利义务纠纷 刑事犯罪行为

例外情况

1. 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

一方被羁押、服刑 一方下落不明 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无法起诉

在上述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将被中止或中断。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可以重新提出诉讼。

2. 发现新证据

如果离婚判决后发现新的证据,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结论

离婚后是否能起诉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条款。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出现例外情况,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中止或中断诉讼时效,或申请再审。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