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后遗产是否可继承
导言
婚姻关系的解除对继承权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财产分割、债务清偿等诸多事项。在中国,对于起诉离婚后遗产是否能继承,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
.jpg)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继承权。胎儿娩出后是死体的,不具有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离婚后遗产继承权的丧失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起诉离婚后,夫妻双方之间的继承权原则上仍然存在。若夫妻双方在离婚后重新结婚,则前一段婚姻中配偶的继承权将自动丧失。这是因为,再婚后,新的配偶取代前配偶成为法定继承人。
如果离婚后夫妻双方未重新结婚,但前配偶对另一方的遗产继承权在离婚时被明确约定放弃,则离婚后该配偶将丧失继承权。
离婚后遗产分割
若起诉离婚后,夫妻双方均未重新结婚且未约定放弃继承权,则离婚后前配偶仍然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已分割完毕,故离婚后一方继承另一方遗产仅限于其个人财产。
特殊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起诉离婚后,前配偶仍可能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例如:
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死亡赔偿金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离婚后前配偶仍有权继承对方的死亡赔偿金。 夫妻遗嘱指定:夫妻在遗嘱中指定一方为继承人,即使离婚后,指定继承人仍然有效。 子女扶养费:如果离婚前或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且另一方未尽抚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后前配偶仍有权从对方遗产中扣除子女的抚养费。
案例
2018年,某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后遗产继承纠纷案。原告与被告于2010年离婚,离婚后被告去世,原告要求继承被告的遗产。被告的现任配偶辩称,原告与被告已离婚,故原告无权继承被告的遗产。法院经审理查明,双方离婚时并未约定放弃继承权,且原告未再婚,因此原告有权继承被告的个人财产。
结语
起诉离婚后,夫妻双方的继承权是否丧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原则上,离婚后,夫妻双方仍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但若一方再婚或放弃继承权,则另一方将丧失继承权。在特殊情况下,如死亡赔偿金、遗嘱指定或抚养费等,离婚后前配偶仍可能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