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婚诉讼的现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将依法审理并做出判决。
起诉离婚的条件
.jpg)
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1. 一方有婚外情的; 2.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 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上述情形只是法定准予离婚的情形。即使存在上述情形,法院在作出离婚判决时,还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感情基础、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因素。
起诉离婚的程序
1. 收集证据:起诉离婚前,应当收集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婚外情证据、家庭暴力证据、分居证明等。 2. 确定管辖法院:根据婚姻法第31条,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不确定,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 提交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清单等内容。 4. 交纳诉讼费:向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诉讼费的数额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5. 法院受理: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将在规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6. 开庭审理:法院将择日开庭审理案件。当事人可以出庭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 7. 判决: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判决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
特殊情况
1. 撤回起诉: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原告可以撤回起诉。 2. 调解和解: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过程中,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和解。如果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将根据和解协议作出判决。 3. 判决不准离婚:如果法院认为夫妻感情没有完全破裂,或者有和好的可能,可以判决不准离婚。
温馨提示
在提起离婚诉讼之前,建议当事人慎重考虑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收集证据、撰写起诉状,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