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小伤赔偿
根据中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小伤是指造成职工身体轻微损伤或轻度功能障碍,不影响其继续工作的工伤。工伤小伤的赔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医疗费用
.jpg)
工伤小伤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工送往医疗机构就诊,并支付必要的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检查费、药费、住院费等。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小伤造成职工残疾程度为十级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职工本人工资
工伤小伤期间,职工本人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受伤前实际工资发放。
停工留薪期
工伤小伤造成职工停工留薪的,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间,职工本人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受伤前实际工资发放。
一次性工伤补助金
工伤小伤造成职工轻度残疾或者轻度功能障碍,不影响其继续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补助金。一次性工伤补助金的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其他赔偿
除了上述赔偿外,根据具体情况,工伤小伤的赔偿还可能包括:
误工费:职工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导致误工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误工费。 交通费:职工因工伤就医或康复,产生的交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护理费:职工因工伤需要护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护理费。 营养费:职工因工伤需要特殊营养,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营养费。
赔偿程序
职工发生工伤小伤后,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工送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工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工伤进行认定,并作出工伤认定书。工伤认定书是职工索赔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
职工持工伤认定书向用人单位索赔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
工伤小伤的赔偿标准因具体情况而异,具体赔偿金额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确定。 工伤小伤的赔偿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向职工本人或其他单位转嫁。 职工有义务配合用人单位进行工伤认定和赔偿。如果职工不配合,可能会影响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