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怎么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7 浏览量:175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计算

引言

工伤休息期间是指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需要休息和康复的时间。在这一期间,劳动者应当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其中包括工资待遇。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法律框架下工伤休息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怎么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资标准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标准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工伤发生前的工资标准:通常以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诊断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 工伤程度: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工资标准有所不同。 病假工资:对于因工伤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病假工资制度规定的劳动者,其工资标准按照病假工资标准执行。

工资计算方法

一级、二级伤残: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 = 工伤发生前的平均工资 × 工伤休息天数

三级至十级伤残: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 = 工伤发生前的平均工资 × 工伤休息天数 × 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系数(见下表)

表: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系数

| 伤残等级 | 津贴系数 | |---|---| | 三级 | 90% | | 四级 | 80% | | 五级 | 70% | | 六级 | 60% | | 七级 | 50% | | 八级 | 40% | | 九级 | 30% | | 十级 | 20% |

其他情况

因工伤住院治疗的:住院期间的工资按照伤残等级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因工伤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依照相关规定计算,不属于工伤休息期间工资。

支付责任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拖欠或以其他形式变相抵扣劳动者的工伤待遇。

争议解决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工伤休息期间工资的计算产生争议,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举例

一位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导致一级伤残,工伤发生前平均工资为8,000元,工伤休息时间为30天。其工伤休息期间工资计算如下: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 = 工伤发生前的平均工资 × 工伤休息天数 = 8,000元 × 30天 = 240,000元

结论

中国法律对工伤休息期间工资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如果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受到侵害,应当依法维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