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工资每日金额:中国法律规定
工伤工资的定义
工伤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期间,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待遇。其目的是保障工伤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费用,避免其因工伤而陷入经济困境。
.jpg)
工伤工资的计算方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工伤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全日制职工:
一般情况下:原工资收入 100% 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收入 100% 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至十级:原工资收入 75% 伤残等级为十一级至十五级:原工资收入 60%
非全日制职工:
一般情况下:实际收入 100% 停工留薪期间:实际收入 100% 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至十级:实际收入 75% 伤残等级为十一级至十五级:实际收入 60%
工伤工资的支付期限
工伤工资应从工伤发生之日起支付,直至治疗终结、劳动能力恢复或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为止。
特殊情况的工伤工资支付标准
在以下特殊情况下,工伤工资的支付标准会有所不同:
因工伤导致死亡:一次性发放相当于二十个月工资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因工伤导致伤残且无法继续从事原职业:一次性发放相当于六至十二个月工资的伤残津贴。 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一次性发放相当于二至九个月工资的伤残一次性待遇。
用人单位的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负有及时足额支付工伤工资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工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他相关规定
劳动者领取工伤工资期间,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受影响。 工伤工资不属于劳动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工伤工资的标准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
某公司员工王某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导致右腿骨折。经治疗,王某的劳动能力恢复。王某原工资收入为每月5000元。根据法律规定,王某的工伤工资为:
停工留薪期间:5000元 100% = 5000元/月 劳动能力鉴定为十级:5000元 75% = 3750元/月
王某在停工留薪期间领取了5000元/月的工伤工资,直至劳动能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