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了怎么操作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3 浏览量:827

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形。我国法律对工伤事故处理有明确的规定。

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工伤了怎么操作

1. 保护现场:确保事故现场不受破坏,有利于事故调查。

2. 抢救伤员: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抢救伤员,防止伤势加重。

3. 报告事故: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事故,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案。

二、事故调查与认定

1. 成立调查组:用人单位应当成立事故调查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派员参加。

2. 调查取证:对事故原因、经过、责任等进行调查取证,收集相关证据。

3. 事故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调查结果,认定事故性质,如是否为工伤事故。

三、工伤待遇保障

1. 医疗费用:用人单位承担职工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康复、护理等。

2. 丧葬费用:职工因工死亡的,用人单位承担丧葬费用,包括丧葬费、安葬费、抚恤金等。

3. 误工津贴: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误工津贴。

4. 伤残等级评定:职工因工致残,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伤残等级。

5. 伤残津贴和医疗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职工可享受伤残津贴和医疗补助金。

四、劳动关系处理

1. 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经医疗机构确诊为职业性疾病,并被评定为1级至4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关系终止:职工因工死亡或致残,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争议处理

1. 劳动争议: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待遇等问题上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或仲裁。

2. 行政复议: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或者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 行政诉讼: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