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3 浏览量:406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在中国,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文件。劳动者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受伤,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

法律依据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意味着,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劳动者发生工伤时,仍有权获得工伤待遇。

工伤待遇

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可以享受以下工伤待遇:

1. 医疗费:所需的一切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 误工费:因工伤不能工作期间的工资损失,由用人单位按照其工资标准支付。 3. 伤残津贴:因工伤导致残疾的,按照伤残等级由用人单位支付伤残津贴。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工伤致残轻微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因工伤医疗费用高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6. 死亡抚恤金、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伤死亡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死亡抚恤金、丧葬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举证责任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证明其已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了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已为劳动者办理了工伤保险,则推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发生工伤。

争议解决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工伤待遇,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

1. 协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达成一致意见。 2. 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要点

1. 劳动者应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据。 3. 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提高劳动者工伤待遇的保障程度。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