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产后能否起诉离婚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属于共有关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1.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063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jpg)
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存续期间为共有,离婚时应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则进行分割。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的原则判决。
析产是指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过程。析产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分割完毕,婚姻关系也随之结束。因此,析产后夫妻双方不再具有夫妻关系,也就无法再提起离婚诉讼。
在以下特殊情况下,析产后仍然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1. 析产协议无效
如果析产协议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导致协议无效,则析产无效,夫妻关系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2. 析产后发现有隐藏财产
如果析产后,夫妻双方发现有隐藏财产,未纳入析产范围,则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对隐藏财产进行分割。
3. 析产后一方违约
如果析产协议约定一方在析产后履行一定的义务,但该方违反了约定,则另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4. 析产后一方有重大过错
如果析产后,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重大过错行为,则另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析产后能否起诉离婚主要取决于是否符合上述特殊情况。如果析产协议有效,且没有发现隐藏财产、一方没有违约或重大过错,则析产后不能再提起离婚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