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薪资计算
在中国,工伤薪资的计算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其配套规定。工伤薪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停工留薪期工资
.jpg)
当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治疗、康复需要停止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停工留薪期工资,工资标准按照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2. 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伤导致残疾,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伤残等级和伤残津贴标准支付伤残津贴。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伤残津贴标准根据职工工资和伤残等级确定。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职工经劳动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根据职工工资、工龄和伤残等级确定。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起付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补助金额根据职工工资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确定。
5. 一次性就业困难补助金
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为五级至十级的职工,经就业部门认定丧失就业能力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就业困难补助金。补助金金额根据职工工资、工龄和伤残等级确定。
6. 精神损害抚慰金
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职工精神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伤情、影响程度和过错程度等因素一次性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计算公式
月工资 = 本月应发工资 / 工作天数 法定工作日天数
工伤待遇补助标准
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标准为:月工资 伤残津贴系数 伤残等级系数 伤残补助金标准为:月工资 伤残等级系数 工龄系数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超过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补偿系数 一次性就业困难补助金标准为:月工资 伤残等级系数 工龄系数 就业困难系数
其他规定
工伤薪资的计算以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工资平均值作为依据。 职工工资高于本市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工伤待遇按照本市职工平均工资3倍计算。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的,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