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欺骗离婚可以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2 浏览量:956

欺骗离婚能否起诉

概述

离婚欺骗,是指一方当事人隐瞒或虚假陈述事实,恶意使对方同意离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婚姻关系多样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离婚欺骗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能否起诉离婚欺骗,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法律问题。

欺骗离婚可以起诉吗

中国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离婚应基于婚姻关系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情形。其中未明确提及离婚欺骗,但相关法律规定提供了追究欺骗一方责任的依据。

欺诈撤销权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受欺诈影响而订立的合同,可根据受害方的请求撤销。在离婚诉讼中,若能证明一方当事人存在欺骗行为,另一方当事人可行使欺诈撤销权,撤销离婚协议。

损害赔偿

《民法典》第1172条规定,因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在离婚欺骗案件中,受害方可向欺骗方主张因欺骗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等损害赔偿。

过错责任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因过错致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离婚欺骗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受害方可以基于欺骗方的过错责任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举证责任

离婚欺骗案件中,举证责任由受害方承担。受害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欺骗方的欺骗行为,包括欺骗的事实、欺骗的手段、欺骗的目的以及因欺骗行为造成的损失。

诉讼程序

若当事人认为自己遭遇了离婚欺骗,可先向法院提起离婚欺诈撤销之诉或损害赔偿之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注意事项

证据收集:受害方应注意收集欺骗行为的证据,如欺骗一方的书面或口头陈述、短信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诉讼时效:欺诈撤销权的时效为得知欺诈之日起一年,损害赔偿权的时效为三年。

后果:离婚欺骗撤销后,离婚协议失效,双方仍为夫妻关系。如果受害方获得了损害赔偿,则欺骗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离婚欺骗可以起诉。受害方可以通过欺诈撤销权、损害赔偿以及过错责任等途径追究欺骗方的法律责任。受害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并注意收集证据和诉讼时效的规定。离婚欺骗不仅损害夫妻感情,也违背了诚信原则,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