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财产还能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1 浏览量:658

离婚财产还能起诉吗

引言

离婚后财产分割是一项极其复杂而敏感的事务。在某些情况下,配偶可能会声称他们没有得到公平的份额,从而引发纠纷和诉讼。本文将探讨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离婚财产能否提起诉讼的问题。

离婚财产还能起诉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遵循以下原则:

照顾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利益; 照顾子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1092条规定,当事人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诉讼时限

根据《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一方配偶认为他们没有得到公平的财产分割,必须在离婚判决生效后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三年诉讼时效是从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而不是从离婚协议签订之日起计算。因此,即使配偶在离婚协议中同意了财产分割,但如果一方配偶认为协议不公平,他们仍可以在离婚判决生效后的三年内提起诉讼。

起诉条件

要提起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配偶双方已离婚,且离婚判决已经生效。 配偶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 提起诉讼的配偶认为他们在财产分割中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符合三年诉讼时效。

诉讼程序

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程序与其他民事诉讼程序类似。原告(认为财产分割不公平的一方)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并说明其诉讼请求和理由。被告(另一方配偶)收到起诉状后,需要提交答辩状,阐述其对诉讼请求的抗辩理由。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可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离婚财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起诉的。这些条件包括三年诉讼时效、配偶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以及一方配偶认为他们在财产分割中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满足这些条件,一方配偶可以在离婚判决生效后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财产分割进行重新分配。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