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被起诉是否影响离婚
引言 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出轨是严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在中国,出轨属于婚姻过错行为,受害方有权提起离婚诉讼。然而,当出轨方被起诉后,是否还能离婚引发争议。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jpg)
一方重婚的 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的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该条文中,明确将“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作为法定离婚理由。因此,出轨行为满足了该规定,受害方有权据此提起离婚诉讼。
出轨被起诉与离婚 当出轨方被刑事起诉时,通常被指控为“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重婚罪与离婚是有区别的,前者属于刑事犯罪,后者属于民事纠纷。
出轨被起诉并不必然导致离婚,但会产生以下影响:
影响离婚证据收集:刑事诉讼中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离婚诉讼的证据,包括出轨行为的证明。 影响离婚诉讼进程:刑事诉讼与离婚诉讼可能并行进行,导致离婚诉讼的审理复杂化。 影响财产分割:刑事判决中可能涉及对出轨方个人财产的处罚,这会影响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格局。
受害方的权利 当出轨方被起诉时,受害方享有以下权利:
提起离婚诉讼: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受害方有权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要求损害赔偿:受害方可以向法院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 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害方可以在刑事诉讼中同时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追究出轨方的民事责任,包括离婚损害赔偿。
司法实践 近年来,法院在处理出轨被起诉与离婚案件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出轨行为的严重程度:出轨行为是否持续、隐蔽,对受害方造成的影响。 出轨方的认错态度:出轨方是否真诚悔过,是否主动承担责任。 婚姻关系的现状:婚姻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出轨行为是否导致婚姻难以维持。
根据这些因素,法院会综合判断是否准予离婚。即使出轨方被刑事起诉,法院也不一定会判决离婚。
结论 出轨被起诉不必然导致离婚,但会对离婚诉讼产生一定影响。受害方有权提起离婚诉讼,并享有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出轨行为的严重程度、出轨方的认错态度和婚姻关系的现状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