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中的起诉权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实施了离婚冷静期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1],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逾期未申请离婚登记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一、离婚冷静期的概念
.jpg)
离婚冷静期是一种法律制度,要求在申请离婚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不得立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该制度旨在为双方提供冷静和考虑的时间,以避免冲动离婚或轻率放弃婚姻。
二、离婚冷静期中的起诉权
离婚冷静期并不影响离婚诉讼的提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2],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在离婚冷静期内,一方当事人仍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三、起诉条件
离婚诉讼的起诉条件包括:
原告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原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合法的婚姻关系。
四、起诉程序
离婚诉讼的起诉程序如下:
向法院递交起诉状。 法院审查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法院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法院安排开庭审理。 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判决。
五、诉讼期间
离婚诉讼期间,法院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调解。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以促进双方和解。 调查取证。法院会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以查明案件事实。 判决。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
六、判决生效
离婚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才能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判决生效前,双方仍处于婚姻关系中。
七、例外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冷静期内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无需经过婚姻登记机关。这些例外情况包括:
有法定离婚事由,如重婚、家暴、分居满两年等。 一方失踪满两年。 一方被宣告死亡。
结语
离婚冷静期旨在防止冲动离婚,为双方提供冷静和考虑的时间。然而,离婚冷静期并不影响当事人的起诉权。在离婚冷静期内,当事人仍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以依法解决婚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