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时借钱起诉的案例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8 浏览量:356

中国离婚时借钱起诉的案例

在中国,离婚时借钱起诉的案例并不少见。根据《民法典》第1089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借贷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但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借贷用于个人用途,则可能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借款人一方承担还款责任。

案例一

离婚时借钱起诉的案例有吗

小张和小李是一对夫妻,婚后小李在未告知小张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借款10万元用于赌博。离婚后,小张对这笔债务不知情,也未参与消费,小李拒绝偿还债务。债权人遂将小张和小李一同起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李借款用于个人赌博,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小张不承担还款责任。最终,判决由小李一人承担10万元债务。

案例二

小王和小刘是一对夫妻,婚后小刘经营一家服装店,因资金周转困难,以夫妻名义借款50万元用于经营。离婚后,小刘的服装店倒闭,无力偿还债务。小王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经营为由,要求小刘承担一半债务。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经营,但小刘作为经营者,对债务承担主要责任。小王作为配偶,在不知情且未参与经营的情况下,不承担还款责任。最终,判决由小刘承担全部50万元债务。

案例三

小赵和小魏是一对夫妻,婚后小魏以夫妻名义借款20万元用于资助其弟弟创业。离婚后,小魏的弟弟创业失败,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遂将小赵和小魏一同起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魏借款用于资助其弟弟创业,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小赵不承担还款责任。最终,判决由小魏一人承担20万元债务。

法律依据

上述案例的判决均基于《民法典》第1089条的规定。该条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借贷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认定标准

在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法院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借款的用途是否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配偶是否同意或知晓借款; 夫妻是否共同受益于借款。

结论

离婚时借钱起诉的案例在我国较为常见。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结合具体案情认定债务的性质和责任承担。配偶一方在不知情或未使用借款的情况下,一般不承担还款责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