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期是指在离婚诉讼中,离婚申请人提出离婚申请后,法院会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夫妻双方冷静思考,是否真的要离婚。在此期间,法院会暂停审理离婚案件,以便夫妻双方有足够的时间协商和调解。那么,在冷静期内,能否起诉离婚呢?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一方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依法作出判决。”也就是说,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申请后,法院必须在一个月内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就要作出离婚判决。因此,在冷静期内,法院不会直接作出离婚判决,而是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才会作出判决。
但是,如果离婚申请人在冷静期内认为自己的离婚决定是正确的,并且坚持要起诉离婚,法院也不会阻止他们的行为。因为《婚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申请,经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可以起诉离婚。”也就是说,如果夫妻一方在冷静期内坚持要起诉离婚,法院是没有权力阻止他们的行为的。
.jpg)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夫妻一方在冷静期内起诉离婚,也并不意味着离婚一定会成功。因为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夫妻双方的分歧非常大,或者涉及到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问题,离婚案件可能会拖延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多次开庭审理。
总之,冷静期是为了让夫妻双方有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是否真的要离婚。如果夫妻一方在冷静期内坚持要起诉离婚,法院是没有权力阻止他们的行为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因此,夫妻双方在起诉离婚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在离婚诉讼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