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诉讼离婚程序怎么调解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7 浏览量:803

诉讼离婚程序中的调解

在中国法律中,诉讼离婚程序包含一个调解阶段,旨在促进夫妻和解,避免诉讼带来的对抗和伤害。

调解的时间

诉讼离婚程序怎么调解

调解通常在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进行,在开庭审理前。

调解的程序

1. 告知当事人调解权利:法院会告知夫妻双方有权申请调解,并解释调解程序和可能的调解方案。

2. 选择调解员:夫妻双方可以自行选择调解员,也可以由法院指派。调解员可以是法院工作人员,也可以是资深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

3. 调解会议:调解会议通常在法院或调解机构举行。调解员会分别与夫妻双方交谈,了解他们的分歧和需求。

4. 调解方案:调解员会根据夫妻双方的意见,提出可能的调解方案。这些方案可能涉及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抚养费和债务分配等方面。

5. 达成协议:如果夫妻双方同意调解方案,调解员会制作调解协议。

6. 协议批准:调解协议需要提交法院批准。如果法院认为调解方案公平合理,且符合法律规定,则会批准协议。

7. 调解不成功:如果调解不成功,法院会继续进行诉讼程序。

调解的作用

调解在诉讼离婚程序中发挥着以下作用:

促进和解:调解为夫妻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不公开对抗的情况下解决分歧。 保护儿童:调解有助于避免诉讼对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诉讼过程可能会延长和加剧家庭冲突。 节约时间和费用:与诉讼相比,调解通常更耗时且更具成本效益。 保护当事人隐私:调解会议是保密的,当事人可以公开和诚实地讨论他们的分歧。

申请调解

夫妻双方可以随时向法院或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在以下情况下,调解可能会成为强制性的:

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诉讼 夫妻双方同意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

诉讼离婚程序中的调解相关规定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婚姻法》,其中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43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调解的民事案件,首先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婚姻法》第32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总的来说,诉讼离婚程序中的调解是一项重要的机制,它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在不诉讼的情况下解决分歧,并保护儿童和当事人的利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