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调解成功算诉讼吗?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下,离婚诉讼调解成功是否算诉讼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调解的性质
.jpg)
调解是一种纠纷解决机制,由第三方公正调解员主持,引导当事人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离婚诉讼中,调解通常是由法院组织进行的。
《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由此可见,调解是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旨在促成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
调解成功与诉讼的关系
当离婚诉讼调解成功时,当事人达成了离婚及相关事宜的协议,并由调解员制作了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与法院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调解书并不是诉讼判决书。它不经过法庭审理和裁决,而是由当事人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自主达成的协议。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婚诉讼调解成功不算诉讼。
调解成功的法律后果
尽管调解书不属于诉讼判决书,但它具有以下法律后果:
双方必须履行协议:当事人有义务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离婚协议,否则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书具有执行力:调解书可以作为法院执行依据,由法院强制执行调解书中规定的义务。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调解书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除非经法院撤销或当事人达成新的协议。
诉讼与调解的适用范围
在实践中,离婚诉讼调解与诉讼的适用范围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
当事人意愿:调解是一种自愿的纠纷解决方式,需要双方当事人同意。 案件复杂性:涉及复杂法律或事实争议的案件通常更适合通过诉讼解决。 调解员资格:调解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才能有效主持调解。
结语
根据中国的法律,离婚诉讼调解成功虽然不属于诉讼,但具有与诉讼判决书相似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协议,否则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适用范围上,调解与诉讼的适用取决于当事人意愿、案件复杂性以及调解员资格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