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没有社保如何赔偿
概述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或者患职业病。在我国,工伤赔偿通常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但如果职工未参加社会保险,则工伤赔偿的流程和标准有所不同。
.jpg)
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职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下列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医疗费用、伤残就业安置费以及丧葬抚恤金:
一次性工伤补助金:相当于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2 个月的工资
医疗费用: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
伤残就业安置费:伤残职工返岗或者重新安排其他与伤残相适应的工作所需费用
丧葬抚恤金:相当于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6 个月的工资
赔偿程序
申请赔偿:职工或其家属在发生工伤后 30 日内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
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30 日内进行调查核实,形成工伤认定书。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自工伤认定书生效之日起 10 日内支付赔偿金。
赔偿标准
未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工伤赔偿标准与社会保险参保职工相同,具体如下:
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2 个月的工资
医疗费用:合理且必要的费用,包括伤残治疗费、康复治疗费、生活护理费等
伤残就业安置费:根据伤残等级和安置需要确定,一般为伤残职工年工资的 12-48 倍
丧葬抚恤金: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6 个月的工资
注意事项
职工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工伤赔偿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或拖延赔偿,否则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职工或其家属对赔偿决定不服的,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建议
职工应积极参加社会保险,保障自身在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发生时的各项权益。如果未参加社会保险,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并按照程序依法维权。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