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工资怎么赔偿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4 浏览量:557

工伤工资赔偿:中国法律

工伤工资是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其原工资标准支付的费用。在中国,工伤工资赔偿由《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 регулируется。

赔偿标准

工伤工资怎么赔偿

1. 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 - 在法定的休息期间或非因工负伤、疾病接受治疗期间:按原工资的 100% 支付。 - 在停工留薪期间:按原工资的 100% 支付。 - 在住院治疗期间:按原工资的 80% 支付。 - 在门诊治疗期间:按原工资的 60% 支付。

2.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期间: - 一级至四级伤残:按原工资的 75% 至 55% 支付。 - 五级至十级伤残:按原工资的 50% 至 10% 支付。 - 十级以下伤残:一次性支付 10 个月原工资。

赔偿期间

1. 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至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之日止,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 2.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期间:从劳动者被鉴定为伤残之日起,持续终身。

支付流程

1. 劳动者在受伤后,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 2. 用人单位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申报工伤认定。 3. 劳动行政部门对工伤进行调查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书。 4. 用人单位根据工伤认定书和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支付工伤工资。

特殊情况

1. 劳动者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导致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其原工资的 80% 支付工伤工资。 2. 劳动者饮酒后或者在服用精神药品后导致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其原工资的 50% 支付工伤工资。 3. 劳动者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导致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其原工资的 90% 支付工伤工资。

其他规定

工伤工资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不得向劳动者本人转嫁。 工伤工资应按时足额支付,不得拖欠或克扣。 劳动者对工伤工资赔偿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