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不分配财产可以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2 浏览量:350

离婚不分配财产是否可起诉

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是婚姻家庭纠纷中常见的问题。在中国,《婚姻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平均分配”。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一方不同意分配财产,或者双方对财产分割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受害方是否可以起诉呢?

法律依据

离婚不分配财产可以起诉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起诉条件

结合《民法典》的相关条款,离婚不分配财产可以起诉的条件如下:

1. 夫妻双方已合法离婚:离婚必须是通过法院判决或者双方自愿离婚协议办理。 2. 有共同财产待分割:在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分割。 3. 一方不同意分割财产或分割方案无法达成一致: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由双方协商一致。如一方不同意分割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程序

若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受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具体程序如下:

1. 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财产清单及相关证据。 2. 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写明原告基本信息、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3. 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受理后,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开庭审理。 4. 判决: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财产分割作出判决。

注意事项

1. 举证责任:主张财产分割的当事人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主张,包括财产清单、收入证明、购置凭证等。 2. 过错责任: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中存在重大过错,如出轨、家暴等,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以适当照顾无过错方。 3. 诉讼时效:离婚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离婚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法院将不予受理。 4. 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由国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结语

离婚时一方不同意分配财产,受害方可以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对财产分割作出判决。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注意收集证据、了解诉讼时效并积极向法院寻求法律援助。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