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能出省吗?这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公民自由出行的权利和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条款,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和程序。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侦查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在取得取保候审决定书后,按照规定履行取保候审义务,待案件审理完毕后再行处理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主要义务包括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指定的区域,不得变更住所、工作或者学习地点,不得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接触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等。
那么,取保候审期间能出省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指定的区域,但是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批准离开。这就意味着,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得到批准才能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指定的区域。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不能出省。
.jpg)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告人在侦查、审判期间,有逃跑、毁灭证据、串供等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指定的区域,就可能被认定为逃跑行为,从而面临刑事追究责任。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员,不得出境。这就意味着,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不能出境,否则就可能面临违法出境的处罚。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期间能出省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需要得到人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的批准才能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指定的区域,否则就不能出省。此外,被告人不能出境,否则就可能面临违法出境的处罚。因此,如果被告人需要出省,一定要事先向有关机关申请批准,遵守相关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