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期限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工伤死亡赔偿期限为:
.jpg)
一次性赔偿:职工因工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近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倍。 供养亲属抚恤金:职工因工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供养亲属死亡。抚恤金的标准为职工生前工资的60%。
抚恤金支付期限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支付期限按以下情形计算:
职工有配偶且没有子女的,抚恤金支付期限为20年。 职工有配偶且有子女的,抚恤金支付期限为30年。 职工无配偶且有子女的,抚恤金支付期限为25年。 职工有父母的,抚恤金支付期限延长10年。 职工父母年满60周岁的,抚恤金支付期限延长5年,年满70周岁的,延长10年。
特殊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例如:
职工无近亲属或者近亲属已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用于殡葬费用,剩余部分归入所在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 职工离异且没有子女的,抚恤金不支付给其配偶。 职工被依法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抚恤金不支付给其供养亲属。
申报和处理
职工发生工伤死亡后,其近亲属应当在30日内向用人单位申报。用人单位应当在15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3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并通知用人单位和职工近亲属。
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工伤认定通知书后10日内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职工近亲属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工伤死亡赔偿期限是法律赋予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的权利保障。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